Search

【自我:一個人的修練】

世上的每一個人,從誕生到離去,所有遇到的難題,都得自己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自我:一個人的修練】

世上的每一個人,從誕生到離去,所有遇到的難題,都得自己扛過去,即使有人陪伴,真正要克服困境並且邁開步伐走過難題的人,永遠得靠自己。

從母親狹小的子宮內掙出頭來是如此,求學考試也如此,爭取愛人面對成功或挫敗也是如此,最後一個人面對生命的盡頭,更是如此。

每一個人生,困境都不同,面對的挑戰也不同,但一樣都有艱難的地方。

小雯,薩提爾模式學習者,面對親子教養困境,面對自己人生困境,做了許多努力以及功課,付出的學習在她面對孩子衝突時展現了高度。

她從崇建老師的工作坊內學習到如何釋放出負面能量,從天安老師工作坊明白小時候的自己,很可能是自己冰山故事的源頭,從我(儀婷老師)這裡理解畫下界線為自己負責,才能從混亂中抽離,也才能真正面對問題。

小雯將自己與親子間發生的故事,鉅細靡遺的寫下來,其中安頓自己的強大能量,感動了群組內的所有人,包括我。

要走一段安頓自己的路,並不容易,只有曾經走過那段風雨的人,才明白那裡面蘊藏著什麼樣令人震撼的能量,也才明白這段路,是多麼的不容易。

小雯幾天前,經歷了風雨,到達了彼岸,如今將沿途的風景,寫下文字,帶給群組的學習者力量。徵得小雯的同意,希望藉由小雯的這段文字記錄,也能感染給同樣在路上獨自努力的你與所有人。

看完小雯的歷程,若有所觸動,也希望能寫下對你們的觸動給小雯,對她而言,這是最好的力量,亦是陪伴。

一個人的修練/小雯
時間:110.8.24 中午約12點
地點:廚房

用完午餐後洗碗糟裡滿是待洗的碗盤,兒子是目前家裡負責洗碗的人,但他沒有選擇馬上洗碗,而是上樓滑手機。

我(上樓):兒子,吃完飯記得把碗洗一洗哦~~

兒:好!

一小時過後,兒子還是沒有下樓去洗碗。

我:兒子,媽媽要出門一趟,我要提醒你洗碗糟的碗盤請你去洗。

兒:再給我五分鐘,我會去洗。

三點半我外出回家,洗碗糟的碗盤依舊原封不動的佇立在哪。此時我覺察到我胸口已有一股生氣及無奈的情緒。

上樓看到兒子當時正吹著口哨,啍著歌在打電動….。頓時我氣到很想罵人,但理智告訴我這不會是最好的處理方式。於是我深呼吸個幾口氣,站在門口,但我卻啞口無言,不知道該說什麼。也因為我知道自己還有生氣,所以也不敢開口說話,直到兒子看見我站在門口。

兒(不奈煩的說):幹嘛!(手裡繼續打著電動)

我:我需要使用廚房準備做晚餐了,請你現在去洗碗。(命令)

兒(不屑):我知道!妳可以離開了。(手裡繼續打著電動)

我依然站在門口不動…

兒(生氣):妳到底要幹嘛???

我:我需要你馬上去洗碗(命令)

說完我轉身離開下樓,樓梯走到一半,此時的我心中已滿是被憤怒、委曲、無奈、難過給佔據。轉身我就上樓回到房間,把房門鎖起來。我知道自己情緒能量太滿,撐不住了,我需要釋放、發洩。

阿建老師說過,情緒的能量需要被釋放,只要不傷害別人,不傷害自己,找一個安全的方式,讓它健康的渲洩出來吧!於是我把臉埋在枕頭裡,嘶聲力竭的狂哭、幾近瘋狂的吼叫,我的身體好緊繃、好用力,一直在燃燒著熱量。

就這樣哭了快十分鐘,門外一陣陣敲門聲響起,我知道兒子來了。收捨好情緒,擦乾眼涙,我又要扮演穩定媽媽的角色面對兒子。

兒子進房後不發一語的觀察我

兒(指責):妳剛剛一直站在哪裡吵著我要洗碗,害我分心輸了那一場。妳說要怎麼辦?

我:平常玩電動的時間,你都是跟爸爸喬,關於你電動輸了我不能怎麼辦,請你跟爸爸說。

兒(生氣):好,妳不跟我說,那以後我也不跟你說話,看妳會怎樣!

兒子此時也因為我的打岔,而斷了理智線,開始罵人,對我說出不理智的話。OOOOXXXX…

當下的氣氛好凝重,我再度覺察到了我有好深的無力感、恐懼和悲傷。我無法面對這樣的孩子,於是我選擇先離開房間,當兒子離開我房間後,我又回到房間。因為太恐懼和悲傷,我躲在電腦桌旁一直哭泣,一直喊著「不要打~~ 不要罵~~」。

上過天安老師的課後,我知道這個恐懼、悲傷、憤怒、無力感來自於小時候的自己。爸媽在我有記憶以來幾乎天天吵架、打架,甚至拿刀要砍對方。當時的我總是在旁邊哭喊著「不要打了、不要罵了」。但年紀小的我根本阻止不了這一切,也因為害怕,所以只能帶著弟弟妹妹們躲在房間門後,一直祈禱這可怕的戰爭趕快停。

我跟著小時候的小女孩悲傷哭泣,我的身體感受著小女孩的恐懼而發抖,我允許小女孩的期待沒被聽見的憤怒。就這樣我陪著她蜷縮在電腦桌旁哭泣。

此時兒子又進房來了,但這次我不想再為他扮演媽媽的角色了,我想照顧小時候的自己。

在陪伴小時候自己過程中,兒子一直叫著:媽~媽~媽~,我依然很專心的陪著小女孩哭泣,就只陪著她。

事後,我帶著較平靜的心走到兒子面前,跟他做了個連結

我:兒子,關於你沒有按時洗碗的事,我有一個你不負責任的觀點,所以我有生氣、和無力感,這是我的情緒,我的問題,不是你的問題。但我知道你不是每件事情都這樣,你也有做好事情負責任的時候。

兒:我覺得是我的問題,是我讓你變得生氣、難過。

我:我有我的生命故事,你所做的事剛好連結到我過往的經驗,讓我有很深的恐懼、悲傷、憤怒和無力感,而我的這些感受跟你無關。唯一跟你有關的是,你可以對我表達你對我感到非常生氣,但你不應該用辱罵的方式對媽媽說話或對任何人這樣說,因為這會讓人感到厭惡。這也會影響到你的人際關係,讓人不願意親近你。因為一時情緒而說錯話,讓別人誤解你,這實在不值得。

兒:我知道我在表達上需要再改進,我也會改進。但我真覺得是我的錯,妳才會這樣。

我:兒子,你看著我~~ 我該為我的情緒負責,而你該為你的行為負責。我們都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功課。
========

☞活動公告:9/14受邀一場線下與線上同步讀書會,導讀《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》,有意報名的學習者,活動將於今日早上11點露出

♬教養工作坊:
🔥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:https://reurl.cc/WEgL6Z
🔥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:https://reurl.cc/e9g8rb
🔥2022年工作坊日期出爐:4/23-24(台北)、6/4-5 (台中)、9/17-18 (台北)、12/10-12/11 (高雄)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